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殷宏罗建勋参加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4-02-14

  2014年2月12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农业部科教司、发展计划司联合举办,种植业司、畜牧司、兽医局等司局的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院长、科技局有关领导,各学科群主任、秘书等30多人参加会议。殷宏所长、罗建勋副所长代表依托我所的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的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与相关业务司局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推动相关学科群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工作的开展。农业部科教司林祥明处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学科群建设的背景,目前的进展。各学科群汇报了本学科群简介、学科群内分工协作矩阵表、启动创新能力条件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等。各行业司局的领导提出了与其业务相关的学科群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发展计划司刘艳处长部署下一阶段的建设任务及注意事项。

  2011年11月,农业部启动学科群建设,旨在解决农业科研领域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分工不明、协作不力,重点实验室相互之间业务交流和联系不密切,与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不配套,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联系不紧密,未能形成科技创新合力,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效率的发挥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学科群建设工作围绕主要农产品、共性技术和生态类型进行布局设计,形成了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和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布局。30个学科群包括重点实验室228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69个,涵盖了农业领域的主要学科,其中以水稻、麦类、玉米、薯类、大豆、棉花、油料、园艺、热带作物、动物和淡水渔业等以品种创新为主的纵向学科群有11个,以基因组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动物疫病、兽用药物、海洋渔业、微生物资源利用、农业环境、植物营养、耕地保育、作物高效用水、可再生能源、动物营养、作物生理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装备、农业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等农业共性技术研发为主的横向学科群有19个,在同一学科群内,重点实验室有层次之分,不同层次实验室的职责和任务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不同学科群间,重点实验室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关联度与其他学科群的重点实验室进行双向选择,形成跨学科群实验室,努力打造“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按学科群部署和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就是把过去“一个一个建”的方式改变为“一群一群建”,以学科发展和产业需求为双导向,以支撑条件和平台构建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围绕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应急性和长期性技术问题,顶层设计重点实验室布局,统筹部署科技力量,通盘谋划人才团队、平台条件、基地设施等建设,着力加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按照学科群思路,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体系化,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在国家层面开展农业科技机构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与优化整合,突破了传统的隶属关系,在不同的农业科教机构间架起了桥梁,使重点实验室逐步成为一个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形成上下贯通、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新机制。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把“四面八方”的科技力量捏在一起、拧成一股绳,逐步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实现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Baidu
map